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北投風土的氣味

文字-游如伶

攝影-蔡耀徵   插圖-陳宛昀

湯花作創辦人毛賢寧的職人之心

圖:湯花作創辦人毛賢寧。

「湯花」來自溫泉裡的天然沉積物,因為猶如溫泉裡的雪花而得名。原本沉澱於溫泉池底的淤泥,經由特殊處理變成湯花粉,溶入熱水即形成類似溫泉的泉質,讓人在家也能享受泡湯的療癒感。

「湯花作」創辦人毛賢寧的母親是北投人,他回憶每次隨母親回公館路老家,走在路上總會聞到濃或淡的硫磺味,也記得以地熱谷溫泉水煮蛋的童年往事。對他而言,正因為多了這份親緣與地緣關係,使得推動湯花產業別具情感意義。

圖:溫泉硫磺結晶。

圖:在熱水半滿的家用浴缸加入大約10公克的湯花粉,便能享受泡溫泉的療癒感。

 

珍貴的湯花,循環經濟的典範

「所謂廢棄物,只是還沒找到運用它的方式,湯花就是循環經濟和永續產業的最佳範例。」毛賢寧從二〇一一年開始與臺北市政府合作,在北投溫泉湯花的產學研究基礎上限量生產商品,並輔導北投溫泉業者參與湯花產銷。

當溫泉水流入飯店的管道後,便會積澱在貯存溫泉的「湯槽」,原本每年都需請人清淤,但在回收利用後,即可製成湯花粉,並應用於手工皂和保養品等,成為「帶得走的溫泉」,為傳統溫泉產業加值。為了推廣溫泉業者推出的湯花產品,毛賢寧更於二〇一六年創辦「湯花作」,作為專門販售湯花產品的通路。

身為最早投入北投湯花產業研發的一員,毛賢寧參與產業鏈每一環節,舉凡生產製作、輔導業者、規劃產品認證系統、擬定行銷策略、建立品牌及經營門市等,皆可見他投入的身影。忙得分身乏術的他,幾經考量決定回到產品源頭位置,轉型後的湯花作專注於研發生產,並與北投業者藍智玲開設的「溫泉小舖」合作,以其門市作為主要販售平台,更進一步深耕在地。

圖:地熱谷小舖庇護工場是湯花作銷售平台之一。

 

以職人精神投入湯花採集製作

毛賢寧曾前往日本溫泉區學習湯花採集製作技術,如「草津溫泉」湧泉量大,因此在「湯畑」設置木引道,讓溫泉流經時沉積湯花,並可持續在引道上循環流動;「明礬溫泉」水量較少,因而在硫氣冒發之處鋪石頭,再覆上一層青黏土,有如培養皿般,使湯花結晶增生附著於青黏土表面,以利定期採集,此種沿自江戶時代的湯花製作技術,已被日本指定為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

圖:北投溫泉博物館展示說明北投多樣的泉質及湯花生成過程。

 

湯花製作的本質為古老的手工藝,所以毛賢寧的角色更像一名職人,「一公噸溫泉水只能生成一公克溫泉湯花,而且採集過程困難,製作工序繁瑣,但這也顯示湯花的珍貴。」

北投溫泉源頭幾乎都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基於保育目的而設有相關限制,因此毛賢寧主要與溫泉業者合作,從飯店的湯槽取得原料。他也指出採集湯花的危險性:「有些老溫泉飯店的湯槽設於地下樓層,而且是密閉環境,容易產生有毒氣體硫化氫,若無法確保湯花品質又有安全疑慮就不會合作。」

此外,採集的時間多為溫泉業淡季,需在夏天穿著防護裝備,汗流浹背、一鏟一鏟地挖掘,使得採集過程加倍辛苦。曾有飯店業者形容毛賢寧是「很不生意的老實人」,這句話也道出他在湯花產業埋頭苦幹的傻勁。

 

圖:陽明山硫磺谷為北投溫泉湯花的源頭之一。

 

把北投人的心意帶回家

湯花產業看似地方新創,事實上,北投湯花的製造技術及發展,都可上溯日治時代陽明山盛行的採硫事業和溫泉觀光,當時即有硫磺業者推出「七星湯花」並銷售全台及日本內地。然而戰後北投湯花產業漸漸沉寂,直到十多年前才重新發展起來。

推動湯花之初,毛賢寧所接觸的群眾多半不曾聽過湯花,因此他每月到北投的市集展售商品,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這項風土特產。多年過去,北投溫泉湯花已是具代表性的伴手禮,也受邀與不同單位合作,例如湯花作與北投溫泉博物館推出聯名設計的手工皂;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併校時,則以湯花皂作為校友贈品,「當時兩校各選一項在地名產作為代表,位於北投的陽明大學選了湯花皂,表示湯花已得到在地認同。」如今旅客除了來溫泉鄉被風土療癒,也能把北投人的心意帶回家,正如毛賢寧所說,「此種連結身體、記憶與想念的溫泉湯花氣味,也是北投最具代表性的味道。」

 

「湯花粉」製作工序

1. 採集原料:在溫泉區的「溫泉生成設施」或溫泉飯店的「湯槽」採集湯花原料。採集時須將湯槽裡的溫泉水放乾,利用鏟子挖掘沉積物並放入米袋。

 

2. 脫水乾燥:湯花原料含水量高,可放在米袋裡自然風乾,若想確保完全乾燥可置於電磁爐或乾燥機。

 

3. 去除雜質:脫水乾燥後的湯花原料夾雜著葉子和碎石,須先以人力初步過篩。

 

4. 研磨成粉:將湯花原料放入研磨機磨細顆粒,使其粒徑小於200 mesh。接著將粉體送檢,必須通過衛福部「化粧品微生物容許量基準」且符合含硫量 45% 以上、粒徑小於200 mesh等認證標準,才是具有品質保證的北投溫泉湯花粉。

 

 

 

 

 

 

 

 

 

 

「湯花皂」冷製法

湯花皂以冷製法製作,先充分混和攪拌油脂和鹼液,維持低溫35℃左右,並加入適當比例的湯花粉。攪拌過程不需加熱,等到皂基呈濃稠狀之後,倒入模具中,維持35-40℃並靜置24小時,隨後脫模取出並放置一天,再由師傅以手工方式切皂、修皂、蓋壓皂章,並放在通風良好、溫溼度穩定的地方,約4至6週之後,手工皂即可熟成。目前調配出的湯花皂最佳比例是每100公克手工皂含5公克湯花,能散發濃郁的硫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