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北投:台語片的地理關鍵字

文字/蘇致亨
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北投溫泉博物館、瘋戲樂工作室

來去台語片的好萊塢

北投,是台灣電影史不可略去的一頁。早在1925年,第一部台灣人自製的無聲劇情片《誰之過》,就有一行人在清晨五點鐘,特地帶著馬匹搭上汽油車到新北投開鏡,引來各旅館浴客圍觀。1960年代,北投更以「台灣好萊塢」之美譽,成為台語電影的重要拍攝基地。

來去北投,拍「正宗」的台灣話電影

說起台語片,它正是台灣電影走向產業化的起點。戰後初期台灣台語使用人口比例仍近七成,大眾熱烈追求以母語發聲的電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不過早年台灣電影製作環境受限,觀眾想一飽耳福,只能仰賴在電影院中以台語說戲的「辯士」,或是求助於在香港製作、說著廈門話的閩南語電影。這種電影在東南亞上映時候,慣稱「廈語片」;來到台灣,則常常入境隨俗,就成了「台語片」。惟這種電影說的廈語,與台語雖然同屬福佬語系,腔口和用詞有明顯差異,很多台灣導演聽不慣,便致力要拍一部「正宗」的台灣話電影。

成功打響第一砲的,是導演何基明與雲林麥寮拱樂社合作,在1956年正式上映的《薛平貴與王寶釧》。此後,隨著底片來源逐漸解禁,台語片也就在1960年代來到它產量的最高峰──每年都能有超過上百部台語片出品,等於一週就有三部新片等著上映。其中,總產量近1,500部的台語片,在六○年代有近3/5都是在北投製作。

(左、右1)1961年推出的《大俠梅花鹿》,以「天然景禽獸裝台語童話故事片」型態為人所知,取景地點正是在北投。
(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右1)1961年推出的《大俠梅花鹿》,以「天然景禽獸裝台語童話故事片」型態為人所知,取景地點正是在北投。 (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北投溫泉博物館展區「台語片的好萊塢」,展示北投的台語片相關紀錄。
(圖片提供: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展區「台語片的好萊塢」,展示北投的台語片相關紀錄。 (圖片提供:北投溫泉博物館)

住在北投片場,融入台語片大家庭

為什麼是北投?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北投因溫泉而四處林立的旅館。戰後隨著全台各地觀光旅社一家接著一家開,北投旅社生意受影響,不得不想點新出路,於是開始有旅社提供片商開支票通融的方便,吸引他們承租房間來拍片。北投好幾間溫泉會館,例如玉川園、牡丹莊、迎賓閣、泉源莊、美華閣、鳳凰閣、華泉、心薈芳、碧瑤、龍鳳谷、南國旅社、福祿摩廈大旅社等,在1960年代就這麼成為一間又一間現成的「製片廠」。每間旅社房間格局不同,從台式、西式到日式,不同風格任君挑選,現成傢俱擺在房間可供使用,成為台語時裝電影最方便的攝影棚。租金每天不過600至1,000元,相較於公營電影製片廠一天租金7,000、8,000元起跳,可以說是非常划算。同一家旅館內,有時候上下樓層一共有幾間房,可能就有幾部新片同時開拍,相當熱鬧。

至於外景,北投附近更是要什麼有什麼。有時北投公園跑一跑,有時車站拍個月台景,其他場景要山有大屯山、要水有淡水河、要田有八仙莊、要廟有忠義行天宮,想拍高級豪宅,也有多間招待所和威靈頓山莊。全盛時期,每天都有十幾檔戲在北投開拍。北投當地過去專門負責載送「小姐」的「限時專送」摩托車,此一時期反而更多是用來接送演員在各個旅館的各個劇組間軋片。有演員說自己一年中大概有10個月住在北投,跑片最凶時,一個月可以跑6到10部片。每部片子頂多不會超過10天就能拍完,等於一天要拍到100多個鏡頭才算夠成本,如果不住在北投片廠,不可能完成這樣的工作量。

所謂「住在北投片廠」,其實就是劇組在溫泉旅館內多開兩個大房間,男女各一間打地舖。無論你是導演、主角、攝影、燈光、布景師或臨演,每個人都是10塊錢一套枕頭和棉被,所有演職員全部睡在榻榻米通鋪,隨叫隨醒。台語片演員蔡揚名就曾回憶:「雖然艱苦,但是大家真和氣,沒有人是大牌,大家都睡榻榻米,吃東西馬馬虎虎,卻感覺很爽快。」每天早上六、七點天將亮,劇務就會進房間趕大家起床吃早餐。幾間溫泉會館門口,擠滿各劇組人潮,像菜市場一樣熱鬧,想洗溫泉還得排隊慢慢等。每每訪問台語影人,大家異口同聲最懷念的,都是台語影壇在那黃金年代如大家庭般的團結、熱鬧和單純。

周信一導演在1966年執導的《溫泉鄉的吉他》,取景地包含北投地熱谷和玉川園飯店。
(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周信一導演在1966年執導的《溫泉鄉的吉他》,取景地包含北投地熱谷和玉川園飯店。 (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楊麗花主演的台語武俠片《三鳳震武林》,也曾在北投取景。
(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楊麗花主演的台語武俠片《三鳳震武林》,也曾在北投取景。 (圖片提供: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從電影到音樂劇,持續豐富北投電影文化

在北投拍攝的台語片不計凡屬,最受現在年輕朋友喜歡的,應該是張英導演在1961年推出的「天然景禽獸裝台語童話故事片」《大俠梅花鹿》。本片是以奇葩新穎的動物造型裝扮聞名,我會建議各位可以將這部片想像成在六十年前想要拍一部《動物方程式》一樣給小朋友看的動畫電影,只是當年動畫片製作成本實在太高,張英導演才特別請來美術設計顧毅製作動物裝,直接請真人上演。只是本片多在北投山上取景,比較難以辨識具體拍攝位置。

現存200多部台語片當中,最方便指認北投風景的台語片,當屬周信一導演在1966年執導的《溫泉鄉的吉他》,片頭畫面即是地熱谷,劇情更圍繞在玉川園飯店發生,原址即是現在北投區泉源路的玉川溫泉別墅。此外,我們還能在楊麗花主演的台語武俠片《三鳳震武林》看見北投的中和禪寺,在辛奇導演的《再會十七歲》看見北投公園,在矮仔財(瘦柳哥)和李冠章(胖王哥)主演的《王哥柳哥遊台灣》和改編日本電影《愛染桂》的台語片《不平凡的愛》看見「美華閣」的模樣。

儘管台語片在1960年代末受限於獨尊「國語」的語言政治,無法跨越彩色電影的技術門檻而隨黑白底片的斷源沒落,影人大多只能改拍彩色國語片,或轉戰台語電視劇。但是北投依舊持續孕育著台灣影視產業的發展,例如1978年由姚鳳磐執導、王釧如主演的恐怖片《血夜花》即是在北投取景,北投文物館更在1970年代因姚鳳磐執導電影而以「古月莊」聞名,後續也有王羽主演的武俠片和曹彥導演的《幸福船》等電影在此拍攝。1980年代則有江浪導演執導的《北投最後一班列車》,片中李志奇飾演的男主角俊明,旅行到北投的下榻地點正好就是「古月莊旅社」。

每秒24格的電影,是我們回望歷史現場的珍貴時空膠囊,留住北投的昔日景色。而北投歷史遺址的保存,更讓故事得以被重新填進,重建過去被遺忘的故事。北投作為「台灣好萊塢」的一代風華,正是在這60幾年來,經過北投在地文史工作者和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同仁對於電影史的蒐羅考察得以有更好的保存;近年來則有越來越多在地相關導覽,以及北村豐晴與蕭力修執導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黃春明小說《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瘋戲樂工作室的音樂劇《台灣有個好萊塢》等創作,不斷地述說北投的電影史故事,才讓更多回憶得以湧現,記憶能夠延續。北投作為台灣電影史關鍵字的豐富內涵,未來仍需要不同領域的有心人們一起合力推廣,共同補充。

瘋戲樂工作室推出音樂劇《台灣有個好萊塢》,以音樂和故事為載體,繼續述說屬於北投的電影史故事。
(圖片提供:瘋戲樂工作室提供。攝影:秦大悲)


 

延伸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