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夜市好納涼?
文字/関口大樹
插畫/慢熟工作室
圖片提供/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對於每年許許多多來台的國際旅人而言,台灣夜市都在必訪清單之列。事實上,夜市美食魅力無遠弗屆,除了台灣本島之外,日本、美國也曾舉辦台灣夜市活動。然而,風靡全球的台灣夜市,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興起的呢?
究竟什麼是「納涼會」?
研究表示,台灣夜市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20年前,日治時期的北投納涼會。當時北投納涼會活動規模盛大,在娛樂選擇較少的時代裡,搭乘淡水線的「納涼列車」從台北出發到北投來場微旅行,品嚐各種各樣的珍饈美饌、享受療癒舒壓的溫泉、觀賞藝妓舞蹈與煙火等,是夏日最好的享受。然而,在日本江戶時代,納涼其實是一種夏日祭典,移植到台灣後,則在北投大受歡迎,更在幾十年後傳遍全台灣,轉變為接近現代夜市的原型。究竟這一切是如何演變的?讓我們穿越時空,一起了解夜市的變遷脈絡吧!
「納涼」一詞在日文的含義隨著時代演進而不斷變化。一開始,「納涼」只表示「避暑休息」的意思,像是在京都鴨川附近,邊聽流水聲音邊用餐的「納涼床」,或在船上消暑的「納涼船」,都是相當知名的日本納涼活動。此後,納涼的定義在傳統基礎上不斷變化,逐漸加入夏日祭或活動的意涵,這樣的概念在江戶時代大致底定。在現代日本,「納涼祭」和「納涼花火大会(納涼煙火大會)」也有「廣義的夏日祭」的意思。
回到江戶時代,當時「隅田川納涼」是日本最大的盛事之一,在涼風習習的傍晚,人們聚集在河畔,在餐廳和船屋裡品嚐美味料理、享受聲色耳目之娛,抬頭仰望星空,一朵朵絢麗煙花在黑夜裡綻放。如此美好的情景,延續了數百年之久,至今仍持續存在的「隅田川花火大會」,已是東京知名的夏日節慶。
歌川廣重〈京都名所之內 四条河原夕涼〉
(圖片提供: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各國文化與技術融合的北投納涼會
到了明治時期,夏季活動「納涼」經歷了現代演變。在台灣開始納涼會活動之前不久,「納涼列車」在日本本島廣受歡迎。夏日向晚,遊客搭乘連接城市與溫泉區的「納涼列車」,一邊品嚐啤酒和水果,一邊前往納涼會活動舉辦地區。遊客在溫泉中揮灑汗水、放鬆身心,品嚐攤位販售的冷飲和餐點,享受煙花、舞蹈等娛樂活動。在當時,搭乘「納涼列車」,堪稱是結合日本傳統文化與西方鐵路科技的時髦活動。
1902年,在「納涼列車」風靡日本本島隔年,台灣也出現了通往北投的「納涼列車」。在娛樂有限的時代,納涼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每回門票都是早早售罄;1913年,在西式公園、噴水池、馬路興建完成、北投公共浴場竣工後,北投溫泉更成為全家人共度美好時光的台北郊區渡假村。1913年舉辦的「台北大納涼會」,據當時《台灣日日新》報導指出,一個晚上竟有超過5000人共襄盛舉。
在「台北大納涼會」裡,各式娛樂雲集,堪稱是時台北城「吃喝玩樂」的縮影。其中壽司、三明治、台灣菜等各式美食吸引不少遊客,台、和、洋混融的料理選擇,更與現代夜市有幾分相似。值得一的是,當時台灣夏季氣溫高達32度以上,在暑氣蒸騰的環境中,清涼消暑的冷飲便大受歡迎,納涼會攤販也提供涼茶、彈珠汽水、啤酒、清酒等適合孩童與大人享用的飲品。據說當時活動上,100打啤酒、清酒全數售罄,冰淇淋才剛剛準備好,就立即售出。
除了美食之外,各種娛樂活動也很受歡迎。音樂表演和藝伎的舞蹈讓人們耳目一新。沿路的燈籠點綴了夏夜氛圍,煙火與探照燈不斷照亮天空,這一天的北投,光輝燦然如同「光之城」。
然而,在日治時期裡,這般受歡迎的納涼會,也是屬於台灣人的娛樂選擇嗎?
答案是「YES」。從旅館紀錄來看,當時所有旅館都客滿,旅客中便包含台灣的團體遊客,推測台灣人也老早便預定好房位,滿心期盼著北投納涼會的來臨;而攤位上也有台灣人開設的店舖,出攤供應台灣料理。
就這樣,在北投溫泉舉辦的「台北大納涼會」大獲成功。台、和、洋的飲食、科技、文化多元混融,日本人和台灣人共襄盛舉,納涼會活動,也彷彿就此扎根於這座熱帶島嶼。
(插畫:慢熟工作室)
北投納涼會是台灣夜市文化起源?
此後,北投納涼會完雖然規模縮小,卻仍是長期舉辦的活動。而在北投之外,台中、台南、高雄、花蓮、台中、中壢、鹿港、鳳山等處,也有納涼會的蹤跡。
有趣的是,到了昭和年間,受到經濟蕭條的影響,納涼會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平價納涼會」和「納涼市」蔚為流行。「平價納涼會」和如今的台灣夜市一樣由許多商家經營,不僅提供吃喝選擇,還販售各式商品。至此,台灣的納涼會似乎也逐漸走出了獨特的路線,不像日本納涼會般帶有濃濃的夏日元素,而是將原本「非日常」的納涼會融入生活,變成了「日常中的非日常」,成為生活和社會的一部分。
雖說從日治時代後期到戰後國民政府遷台期間的納涼會資訊不多,仍待進一步爬梳與研究,不過,夜市與納涼會的關聯脈絡,卻是可以肯定的。下回走逛台灣夜市,或是飛抵日本參加納涼會時,邊走邊想時代的變遷和文化的共通性,想必別有一番趣味湧上心頭。
(插畫:慢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