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湯裊裊的霧氣中
文字/張維中
圖片提供/今井健太郎建築事務所、張維中
旅日作家張維中的台灣泡湯與日本錢湯
爵士樂在空間裡輕柔漫遊,混釀現代的變奏。此起彼落的談笑聲從四面八方傳來,在氤氳的煙霧中聽久了,有著回音的迷幻感,混成一曲眾人低吟的節奏。我身在其中,靈魂隨著舒緩的肉體漸次放鬆,愉悅中帶著睡意,甚至感覺視線開始朦朧。
喔等等,千萬別誤會,我不是在夜店,也並非在做什麼不可告人的怪事。這裡是我家附近的「錢湯」,一座顛覆傳統印象的東京浴場。幾年前,這間錢湯在年輕人接手經營以後,富士山壁畫退場,裝潢改走冷調性的太空灰,音樂改換爵士樂。錢湯與爵士樂,過去恐怕從不會被連結在一起的兩件事,如今在熱氣蒸騰中完美混搭。
錢湯裡的聲音要素,主角當然是水聲。泡湯客進出浴池激起的水花,還有牆邊一排沐浴身體的水龍頭,一陣陣水聲唏哩嘩啦跌落在地上。清脆的聲響,像是敲擊起回憶的音源,偶爾會令我想起在台灣泡湯的往事。
台灣泡湯與日本錢湯的異同
前幾年返台時常去北投,陪同出差的日本同事或去旅遊的日本朋友一起探訪。友人從北投溫泉鄉找到台日情感牽繫的親切感,我則是連結起成長中的泡湯回憶。每每站在北投溫泉博物館裡,看著如今成為展示空間的大浴場時,視線總忍不住自帶濾鏡。我想像眼前蒸騰起熱水的霧氣時,彷彿漸漸也聽到交頭接耳的談笑。接著,池中有了熱水,熱水中晃動起人影。
我對於「泡湯」場景,就是存在著如此熱鬧的印象。大學時代和在台灣工作的那幾年,是我最頻繁去北投泡湯的時期。還是騎機車的年代,常跟朋友們騎去北投行義路上的「川湯溫泉」泡湯,有時夜裡甚至還會騎到「馬槽花藝村溫泉」。騎機車到深山的花藝村,有三分之一的路總深陷在霧中風景,實在又累又遠,如今想來當年真不知道哪來的閒情逸致。
常去的這幾個溫泉,生意總是興隆。如果冬天恰好碰到寒流來襲更不得了,經常一踏進溫泉,就會自嘲要下餃子湯了。怎麼池子能夠塞進這麼多人呢?很多年後的某個冬天,帶日本朋友去川湯時,他們都被嚇一大跳。因為在日本,如果不是所謂的「超級錢湯」(スーパー銭湯)的話,一般的溫泉旅館跟錢湯,很少會擠這麼多人。
對住在台北的人來說,天冷上北投或陽明山泡湯,是一件還滿日常的事情。如果要以同等感受的日常習慣來說,在日本不會是去泡溫泉,而是去「錢湯」,也就是日式大眾澡堂。台灣人所謂的「泡湯」指的就是「泡溫泉」,或也有人習慣說「洗溫泉」,泉水想當然耳就是溫泉。日本的錢湯大部分其實都不是溫泉,只有非常少數的錢湯或超級錢湯會標榜使用溫泉,不然絕大多數都只是熱水池而已。
去錢湯跟去泡溫泉,基本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錢湯就是大眾澡堂、公共浴場,大多出現在普通的住宅區內,不是因觀光而存在,空間都不大,只是為了滿足人們洗澡和泡熱水,大家洗完澡,泡個熱水澡很快就回家了;至於泡溫泉則帶點娛樂休閒性質,比較跟台灣人的想法相近,當做要去玩一樣,會是特地計畫要去的地方。台灣嚴格來說,無論是形式上或意義上都較少錢湯這樣的公共浴場,錢湯文化因此我們眼中,成為代表日本社會的特色。
錢湯在日本盛行,是因為早年家中沒有完善的浴室,在缺乏電熱水器的年代,想泡澡並不是容易。不過現在基本上家裡浴室一定會有浴缸了,依然還會特地想去錢湯,是因為更喜歡身在大浴池裡能夠舒展手腳的開放感。
錢湯不只是洗澡的地方,也是情感交流的場所。跟家人、好友甚至同事一起去,偶爾也會巧遇社區鄰居,大家邊泡澡邊聊天,生活也好公事也罷,話題很隨性。大概因為身心放鬆了,再怎麼嚴肅的人與事,都能被熱水給軟化,說不定因此解套人生的困境。錢湯的角色,有時候跟居酒屋差不多,都是人際關係的社交場域。
錢湯不只是洗澡的地方,更是情感交流的場所。 (圖片提供:張維中)
錢湯就是大眾澡堂、公共浴場,大多出現在普通的住宅區內,是日本的代表性文化之一。 (圖片提供:張維中)
日本設計錢湯風潮
錢湯盛行於昭和年代中期,隨著生活習慣改變,經營者的高齡化及建築老舊,每一年都會消失好幾間錢湯。原本年輕人對於錢湯失去興趣了,不過近幾年,日本的錢湯興起一波「設計錢湯」浪潮,重新抓回年輕人的目光。就像是我家附近那間流淌著爵士樂的「湊湯」一樣,在東京有不少老錢湯,原本昏暗老舊,在新一代接手經營後都脫胎換骨。
他們聘請專業的建築設計團隊,將錢湯空間徹底改造,有些顛覆過往對於錢湯裝潢的刻板印象,有些則保留下來傳統錢湯的特色,如錢湯彩繪壁畫,然後在浴場的動線、燈光設計與LOGO識別系統上展現潮流的概念。
建築師今井健太郎是設計錢湯的先驅。他所操刀設計的「大平湯」算是東京設計錢湯的起始。在他打造的設計錢湯中,我喜歡的是位於中目黑的「光明泉」。這一帶的環境本來就令人感到神清氣爽,在目黑川畔散步、賞櫻或喝咖啡,累了就去錢湯紓解疲勞,結束後飢腸轆轆了,就去「AFURI」吃碗柚子拉麵吧,完美的套裝行程!我也很推薦有九十年歷史的「文化浴泉」,在2011年同樣經過今井健太郎的巧手,成為緊鄰澀谷的潮流錢湯。浴場壁畫由知名的彩繪師中島盛夫擔綱,為錢湯畫龍點睛。
(左、右)同樣由今井健太郎設計的「光明泉」,位於中目黑一帶,泡完溫泉到鄰近的拉麵名店「AFURI」吃碗柚子拉麵,是最完美的行程。(圖片提供:今井健太郎建築事務所)
錢湯文化的未來
這些年來為了吸引年輕人繼續上錢湯,除了改造空間的硬體設施之外,也開始替錢湯注入新的靈魂,甚至讓錢湯在不泡湯時,也能扮演另一種角色,成為媒體的新平台。
例如京都的「梅湯」在改建後煥然一新,因為室內也播放爵士樂,所以還曾特地在不泡湯的日子,在錢湯內舉辦當地人參與的爵士樂演出。位於上野稻荷町的錢湯「日出湯」則曾經與「REBIRTH PROJECT」共同推出一個教育平台的企劃案,名為「裸體學校」(はだかの学校)。每個月上課一次,每次課程十五分鐘,招收十幾名的學生,課程會針對與地域相關主題來邀請講師,把教室搬進錢湯。就像是平常到錢湯一樣,無論老師或學生都得裸身入場(男女分開),一邊泡湯,一邊輕鬆聽講與相互交流。另一間也在上野的「壽湯」則跟時尚成衣品牌「BEAMS」跨界合作,邀請漫畫家替錢湯打造新感覺的門簾和壁畫,推出一系列錢湯插圖主題的T恤及周邊產品,並在BEAMS店內陳列主題專櫃。
台灣雖然沒有錢湯,但擁有獨特的溫泉泡湯文化,如何在新時代賦予泡溫泉更多新鮮有趣的感受,甚至是活動的交流平台,在疫情後走訪一趟日本錢湯主題之旅,相信在熱湯裊裊的霧氣中藏著一些答案。
擁有九十年歷史的「文化浴泉」,2011年時在今井健太郎改造下,成為緊鄰澀谷的潮流錢湯。
(圖片提供:今井健太郎建築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