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北投溫泉探秘

文字/吳亮衡
圖片提供/開放博物館、國家文化記憶庫

北投呀,春天來時,山有彩霞雲波。
北投呀,夏天來時,蟬兒聲啼而送涼。
北投呀,秋天來時,湯船滿載月光與蟲聲。
北投呀,冬天來時,黃金般的花兒盛開。

1895年冬夜,一名身負舊疾的日籍男子再也按耐不住飢餓,倒臥在潮濕的地上,任憑北風無情地刮過他疲憊不已的四肢。月光映照下,男子纖瘦的身軀隨著急促換氣激烈起伏,回想起自己出發前信誓旦旦的模樣,此刻的心境,只能以心力交瘁來形容。

「難道,這次又找不到溫泉了嗎?」

這已經是平田源吾數不清第幾次探索失敗了。

鄉原古統《 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 北投溫泉》
(新攝: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


深夜磺泉水遇見平田源吾

身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日本人,平田源吾自幼深曉泡溫泉有助於療傷。來到台灣後,粗重的墾拓工作讓他傷痕累累,再加上炎熱潮濕的氣候環境,平田源吾不幸染上了腳氣病,望著鏡子裡頭消瘦不堪的自己,卻也只能搖頭興嘆。

直到某次,平田源吾聽聞旁人提到大稻埕北邊的淡水河畔有一稱作是「patauw」之處,可能存在天然溫泉,才讓絕望的他又燃起一絲希望。

話雖如此,平田源吾的「尋泉之旅」卻不如想像中順利。除了因為語言不通、無人可問路之外,又因接收到錯誤指令,誤闖如今的觀音山區,久久找不到返家的路。好不容易終於從漢人居民口中問到「磺水」(hông-tsuí)的所在地,卻又再次受到惡劣天候影響,讓尋泉之旅一延再延。

「這次已經是最接近溫泉(オンセン)的一次,難道又要功敗垂成了嗎?」

倏地,一陣暖意從腳底竄上腦門,驚得平田源吾瞬間跳了起來,擠出全身上下僅存的力氣,尋找這股暖意的來源。就在他把臉龐靠近地面時,一股再熟悉不過的「臭蛋味」迎面撲來——這正是溫泉獨有的硫磺味。顧不得大鬧空城計的肚腩,平田源吾興奮地浸入溪水中,享受數月來難得的勝利時刻。

接連數天,平田源吾天天來溫泉地報到,時而嚴肅、時而滿足的神情,讓附近的漢人家庭百思不得其解。平田源吾的行為很快成為眾人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甚至是爭相討論的奇特現象。

讀到這邊,可能各位讀者也有同樣的問題:為何身染各式疾病、早已疲憊不堪的平田源吾,依舊執著於找到深山裡頭的溫泉?

一切要先從日本人對於溫泉的理解開始說起。

北投的湯瀧(浴場建築前)。
(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典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數位物件典藏。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溫泉成為產業的可能

神氏之事,固邈焉不可究明,然神話時代,已知溫泉之靈效矣。

1927年,日本學者西川義方根據長年的研究觀察,在《溫泉須知》中道出日本人對溫泉的態度。

對處於環火山地段的日本而言,滾燙的溫泉本就是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存在,加上民間盛傳弘法大師空海發掘伊豆溫泉、武田信玄利用溫泉替傷兵們除憂解勞等傳奇故事,更讓泡溫泉這件事,不僅深植日本人的常民生活,更進而醞釀出結合宗教信仰以及醫療行為的文化共識。

到了明治年間,全盤西化的政策方向,讓日本國內的交通建設猛進式成長,許多知名的溫泉地成為「湯客」爭相造訪的場所。伴隨一間又一間鐵道旅社、溫泉部屋興起,溫泉逐漸跳脫純然的文化共識,成為極具潛力的產業型態。

也因此,當流連多處、想來台尋覓發財之道的平田源吾,聽到旁人說不遠處極有可能存在溫泉的消息後,那股躍躍欲試的激動之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嘗試無數次失敗後,年過五旬的平田源吾終於在台灣創業成功,「天狗庵」的招牌也隨著新北投的發展日漸成長。

日治時期北投公共浴場外部。
(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典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數位物件典藏。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台灣人的溫泉初體驗

想靠溫泉一夜翻身的,不只有平田源吾。

近年許多研究顯示,在平田源吾開設「天狗庵」之前,就已經有許多官方、民間單位相中這塊溫泉產業處女地。儘管如此,對身處於北部的漢籍移民而言,溫泉是種必須遠離的存在。

對於以農為主的傳統漢人社會而言,滾燙的硫磺水不僅有害稻作,略帶刺鼻的硫磺味,以及鄰近溫泉區「番人」出草的傳言,更讓人聞之卻步。基於這些現實及文化因素,漢人根本無心理會滾滾而出的溫泉,更遑論將其開發成產業。

這也是為什麼,當眾人看到平田源吾浸泡於刺鼻泉水、卻又顯露出滿足的表時時,會感到如此不可思議。

日治時期青磺溫泉公共浴場(臺北廳北投)廊下。(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典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數位物件典藏。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北投作為溫泉之鄉

相對於傳統漢人的避之不及,遊覽各地的外國商人早已在此地嗅出龐大商機。

相傳 1893 年時,在大稻埕經商的德國樟腦商歐利(Ohly),無意間在北投地區發現豐富的溫泉資源,隨即決定在此興建一間私人溫泉俱樂部,並將其打造為私人的休閒空間。

到了日治初期,新北投地區才開始出現規模性的溫泉產業。松濤園、保養園、清泉館、天狗庵、松島屋、桔梗屋、養氣閣等溫泉旅館相繼開業,北投「溫泉地」正式成為在台日人們放鬆、回憶家鄉的首選之地。

然而,當時旅客在享受溫泉前,得經歷重重考驗。首先,旅客必須搭乘淡水線鐵路至北投站,出站後還必須選擇要「花錢搭人力車」或「手腳並用地爬去」溫泉地。如此不便的交通網絡,自然招來旅客們的抱怨。為此,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在運輸課長村上彰一主導下,展開一條以分擔溫泉遊客人次為目的的鐵路支線計畫。

1916年春初,「新北投支線」與「新北投車站」相繼落成,肩負起接送來往旅客的任務。正因為這條鐵路是專門為泡湯旅客所開設,爾後文獻中多以「浴場線」稱之。也從此刻開始,「新北投=溫泉鄉=休閒空間」的概念正式劃上等號。這樣跨時代的噱頭,不僅讓更多日本人前仆後繼地造訪,也在無形中改變了許多台灣人對於溫泉的觀念。

也就是這樣的時代背景,再加上現代化教育逐漸普及,台灣總督府也特意形塑泡溫泉的益處,讓新世代的台灣人逐漸認為泡溫泉是種生理享受,更是追求進步的象徵。這種跨世代的認知轉變撬開了台灣人的心房,與溫泉的初體驗正式展開。

話雖如此,當時有能力負擔泡溫泉的台灣人,仍屬中上階層的仕紳、資產人士,這些人不只參訪日本人經營的溫泉旅館,也常在台灣人所開設的溫泉旅館消費,例如 1921年新竹仕紳黃旺成日記「浴後出,再入沂水園註〔注〕文支那料理」、1942年台南醫生吳新榮的日記「一道去新北投,到沂水園休息,舒舒服服地洗溫泉,閒談世事」,都可以看出,此刻的台灣人不再懼怕這種「溫熱的湧泉」,而北投作為台灣「溫泉之鄉」的地位,也就此逐漸根植於台灣人心中。

日治時期北投公共浴場內部。
( 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典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數位物件典藏。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參考資料:

  1.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新北投浴場線〉,《台灣鐵道線路一覽圖》。

  2.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淡水線略圖〉,《台灣鐵道旅行案內》。

  3. 蔡承豪,〈平田源吾溫泉旅館天狗庵北投溫泉北投溫泉誌〉,《臺灣文獻別冊》34號. 2010年-09:11-25頁

  4. 吳亮衡,〈國家權力與空間建構─以陽明山地區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5. 吳美華,〈日治時期臺灣溫泉建築之研究〉,桃園:私立中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6. 楊燁、林智海,〈台北學台灣最豪華溫泉文化地景的誕生日本時代初期北投溫泉史新考〉,發表於第九屆台北學研討會,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