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打石文化消逝,述說中再現唭哩岸

文字-李宛澍

攝影-蔡耀徵

圖片提供-唭哩岸文化工作室、北投溫泉博物館

 

專訪唭哩岸文化工作室創辦人李庚霖

唭哩岸,一個消逝的產業聚落、一段過去的歷史。由唭哩岸文化工作室創辦人、社區規劃師李庚霖帶我們認識打石文化,述說過去痕跡,連結現在時空,在時光中穿梭,藉由不斷述說與行動,成為在地文化的力量。

圖:唭哩岸文化工作室創辦人李庚霖。

 

海水沉積的美麗砂岩 在歲月中嘎然而止

「有三種代表北投地區的石頭,溫泉的石頭、火的石頭和水的石頭。」李庚霖表示,溫泉的石頭是具稀有放射性的溫泉礦物「北投石」,目前珍貴的北投石放置於北投溫泉博物館內展示;火的石頭是大屯山火山熔岩冷卻後形成的「安山岩」,應用於建材、造景;而水的石頭是濱海沉積形成的石英砂岩,又稱「唭哩岸石」,可以當建材或工業應用。

 

唭哩岸是平埔族語「海岸與海灣」之意,洪荒時代這裡曾是海洋,經過百萬年沉積、地層的造山運動,唭哩岸石是礦物堆積或浮游生物寄生而成,有芥黃、珊瑚紅、鼠灰、茶色的陳色。在唭哩岸捷運站旁的「唭哩岸打石文化展示場」,展示櫃中陳列著打石工具,安靜地敘說這裡曾是打石產業的聚落所在。

 

唭哩岸打石文化可追溯到十八世紀中後期,謝姓家族從泉州遷台後就地取石材蓋房,形成半農半打石聚落。之後清朝蓋台北城牆,因為石材缺乏,就以台灣本土的唭哩岸岩,搭配大屯山的安山岩來築牆。李庚霖指出,唭哩岸石顆粒大,用於建材上可吸附水分,有冬暖夏涼的效果;它耐火性高,在日據時代也被用在工業用途上。台北地區許多重要建築,像是台灣大學校門、台大醫院圍牆、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蘆洲李宅都可見唭哩岸石的牆面。

 

唭哩岸石具有抗酸耐火的特性,是台灣重工業時期煉鋼、玻璃與陶瓷產業重要的建爐材料,與北台灣的建築與經濟發展一同起飛。1970年代因產業轉移,大陸石材進口,主要的唭哩岸石產地被徵收為陽明醫學院(現在的陽明交通大學)校地,唭哩岸石停止開採,打石產業便逐漸沒落沉寂。

圖:日治時期,唭哩岸聚落的人們即半農半打石,直到1970年代禁採,打石產業沒落。

 

 

 

紀錄打石聚落消逝 推廣保留打石記憶

2012年時,唭哩岸聚落面臨都市更新的浪潮,有文資潛力的唭哩岸石老房子開始被討論是否有保存價值。2014年,家住唭哩岸附近的李庚霖參加儲備社區規劃師培訓,注意到打石老屋的議題,本來只是要以紀錄片拍攝流失的打石師傅手藝,剛好遇到聚落裡謝家大宅在拆除與保留間互相拔河,拆屋的過程衝擊了他和拍攝團隊。

 

李庚霖想要做更多,不只記錄打石工法,更想讓大家重視唭哩岸聚落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角色,於是完成了《在唭哩岸停泊》兩支紀錄片。紀錄片中,在地居民述說過去打石的點滴,熱心的打石師傅謝炎山進入學校鄉土教育現場,介紹打石行業,示範打石工具與技法。此外,影片帶入當時保存與開發的不同立論,讓觀眾看到土地開發與都市更新的時勢浪潮,百年聚落地景逐漸消失殆盡。

 

2015年唭哩岸石老屋逐漸消逝,到2019年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啟動,石牌軟橋與洲美聚落徵收,打石老宅逐一夷為平地。李庚霖有感,一棟300年歷史的民宅有唐山過海的木材大樑、清朝古磚頭、台灣農村的土角、在地的唭哩岸石,複合並存訴說時代痕跡,是建材演化的活歷史。

 

面對消逝,除了感嘆,李庚霖進而採取行動,包括進行唭哩岸石的教育推廣,搶救可利用的唭哩岸石,爭取石材現地保存。唭哩岸文化工作室從2015年就開始進行打石聚落的導覽活動,成功媒合中正高中、石牌國小、立農國小、吉利幼兒園,一同關注並投入實質保護唭哩岸石的行動。也不斷呼籲建立文資建材銀行,有系統地搶收、整理唭哩岸石,建立永續的石材循環利用平台。同時,透過在地文化人才培力,找到關注唭哩岸文化的夥伴,透過人文藝術、故事紀錄、分享共創的社區營造方式,讓已經消失的打石產業可以變成故事文本流傳下去。

 

無圍牆博物館 人人說出自己的在地故事

李庚霖積極找出目前仍不被重視的「看不見的北投」,唭哩岸、軟橋、洲美這些聚落都有許多正在快速消失但值得訴說的故事。「北投不缺人才,不缺文史資料。需要更細緻去思考,怎樣將北投的素材、故事應用出去,讓下一代有感覺、有熱情。」文化就在生活當中,無圍牆博物館不只是硬體空間的概念,同時也期待每個人成為無圍牆博物館的館員,大家可以詮釋自己所在地方的文化。李庚霖利用不同的資源與機會,讓更多人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說出屬於自己的北投故事。

圖:李庚霖投入唭哩岸聚落的社區事,希冀讓下一代對北投有熱情,講在地的故事。